脉沉者,少阴不藏,肾气独沉也。 初受风寒之日,尚在阳明之表,与太阳初受时同,故阳明亦有麻黄、桂枝证。
阳明主肌肉,热甚无津液以和之,则肉不和,故身重,此阳明半表里证也。三部手足皆至,是脉道已通,有根有本,非暴出可知。
暴注下迫属于热,热利下重,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,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。喘满见于未汗之前,为里实;见于谵语之时,是肺气已败。
头疼身痛,恶寒恶风,无汗而喘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呕逆,谓伤寒证也。 要知连、柏是寒因热用,不特苦以安蛔。
仲景于此,芍药与大黄并提,勿草草看过。但肢节烦疼,则一身骨节不烦疼可知。
热淫于内,肾水枯涸,因转属阳明,胃火上炎,故口燥咽干。夜而安静,知阴不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