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条论证,此条言脉,互相发明。 按柴胡加减法,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,其功倍于建中,岂有温凉之异乎?
是以伤寒之病而得中风之脉与证,更兼太阳无汗内热之烦躁也。 斯痞硬消,噫气自除矣。
观泻心汤治痞,是攻补兼施、寒热并驰之剂。与伤寒,阳脉涩,阴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先用小建中汤。
由此登堂入室,将见二千年来大法微言,昭如日月,不致尘封,庶几于斯道不无小补云尔。上一味,于铜器内煎凝如饴状,搅之,勿令焦着。
要知痉之一症,非无因而至,因于伤寒发汗不如法所致耳。若至七日,一阳来复,微发热,手足温,是阴得阳则解也,阴阳自和,紧脉自去矣。
沉为在里,凡下后热入之症,如结胸、发黄、蓄血,其脉必沉。喘而胸满者,为麻黄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