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痈属在有形之血,血结宜骤攻;肺痿属在无形之气,气伤宜徐理。脉太过则病,不及亦病,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。
如脉形粗大,谓之大;脉形细小,谓之小;来去迢迢,谓之长;来去缩缩,谓之短;来盛去衰,谓之洪;其形如豆,动摇不移,谓之动;状类弓弦,按之端直且劲,谓之弦;较弦则粗,按之左右弹指,谓之紧,此皆以形状兼相类相反而得名者也。此时即以香薷饮、大顺散汗之,可立愈矣。
转索无常,紧脉之状也。 阴气为栗已下至血凝不流,是言证。
咳逆上气,时时唾浊,胸膈恶臭之痰血已结,可不急为涤荡,使之湔洗不留乎?详见『伤寒论·辨脉法』中,不复释。
下有陈寒者服后当如虫行皮中,从腰下如冰,后坐被上,又以一被绕腰以下,温令微汗差。不知,不效也;又不知,又不效也;其知者,已效也。
所谓因者,乘其机也。师曰:病有奔豚,有吐脓,有惊怖,有火邪,此四部病,皆从惊发得之。